在文明家庭省级示范点建设中家规家训展示让“家”的理念更深入人心
一是注重价值引领。始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融入到示范点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,引导示范点广大家庭把“爱国、敬业、诚信、友善”的价值内涵作为家庭文化发展的基本遵循,体现到家庭移风易俗、人际交往、家风建设等方方面面,渗透到群众言行举止、思想观念、品行涵养等点点滴滴,聚沙成塔、涓流成河,推动群众在疫情防控、脱贫攻坚等日常生产生活中培育主流价值、践行主流价值、弘扬主流价值。
二是注重文明实践。以月月开展、户户参与、人人共建为基本要求,发挥群众积极性、主动性、创造性,尊重群众首创精神,广泛开展“文明有礼”、健康公益、志愿服务、体育健身、厨艺展示、环境亮化、亲子娱乐、传家规立家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,引导人们走出“小”家、融入“大”家,促进群众从“不愿参与”向“我想参与”转变,从“我要参与”向“我能参与”递进。
三是注重示范带动。突出发挥家长在家庭中的主导作用,引导家长担当家庭责任,把家庭教育作为家庭文明建设的核心环节,以身作则、身体力行,带动家中每名成员在文明雨露的滋养下共同进步。重点发挥党员干部、团员青年及群众公认的身边好人示范榜样作用,引导他们在深度参与文明家庭创建过程中通过现身说法、结对指导等方式影响带动更多人说文明话语、做文明事情、建文明家庭。
四是注重氛围营造。着力发挥公益宣传润物无声、成风化人的重要作用,建好用好宣传栏、文化墙、“小广播”及微信、抖音等新媒体,把文明家庭创建的具体要求、目标任务等内容融入村规民约、居民公约,提炼转化为群众读得懂、易接受、能记住的小标语、顺口溜,让公益宣传内容丰富、形式多样,随处可见、深入人心,推动文明家庭创建成为广大家庭的主流话题和共同追求。
五是注重褒扬管理。定期举办示范点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,突出表彰活动的参与性和仪式感,增强文明家庭获得感、荣誉感、幸福感。建立健全文明家庭关爱礼遇制度,把党和政府及全社会对文明家庭的礼遇关爱落在实处,确保文明家庭受礼遇、享关爱、得帮扶。强化对文明家庭的经常性管理,实行能上能下、能进能退的动态管理机制,推动后进赶先进、先进更先进,确保文明家庭“常树常青”。(贵州省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四处 陈多)